重庆红色初心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重庆:红岩精神激励前行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重庆:红岩精神激励前行
重庆党员干部红色培训网 发布于:2021年08月17日 15:19 分类:红色教育-新闻资讯 来源:重庆红色文化交流中心 阅读: 评论(0)
【内容摘要: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重庆人民迎接一次次挑战,克服一次次困难,在巴渝大地上传承红色血脉,书写发展崭新篇章。这里非常适合大家前来开展红色培训教育,学习伟大的红岩精神。】
        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,有四条与重庆有关,分别是“踏寻红岩足迹·感悟红岩精神”、“中国三峡·世纪工程”、“旅游扶贫·渝乡成就”和“壮美三峡·安逸乡村”精品线路。这些线路将重庆经典地标串联起来,集中展示了山城的革命历史、奋斗之路。
        红岩是一座不朽的丰碑。因日机轰炸,原秘密设于机房街70号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移驻红岩。周恩来同志领导的南方局高举抗战民主旗帜,在国统区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。
        “在废墟上创造新中国!”位于嘉陵江畔的红岩革命纪念馆,详细记载了南方局自1939年起至1946年东迁期间的历史。当年,重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日军轰炸规模最大、持续时间最长、损失最惨重的城市。市民在残垣断壁上刷下“愈炸愈强”巨幅标语,向世界宣告重庆是一座“英雄之城”。
        一台《新华日报》印刷机置于纪念馆展厅中间。1938年,武汉沦陷后,《新华日报》迁至重庆,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。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,我们不仅有一支八路军、新四军,还有一支“新华方面军”。《新华日报》共发行3231期,在厅内的多媒体展示屏上,3000多期《新华日报》全部录入其中,游客选定任意一天,便可看到当天的报纸。
        从红岩革命纪念馆前往近旁的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,迎面遇上一棵老黄葛。“走红岩,投八路,抬头先看黄葛树。”这棵老黄葛曾是外界人士寻访红岩的重要路标,往左后方是国民参政会大楼,往右前方便通向八路军重庆办事处。它也被称作“阴阳树”,曾见证了国民政府监视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不易。毛泽东办公室位于办事处二楼,1945年,毛泽东同志应蒋介石之邀来重庆谈判,大部分时候便是在此办公、住宿。
        除了红岩革命纪念馆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,渣滓洞、白公馆、红岩魂广场等红色地标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宁死不屈、宁难不苟的英勇事迹。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中,江竹筠、陈然等中国共产党员,经受种种酷刑折磨,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,凝结成伟大的“红岩精神”,教育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。
        讲述长江故事
        “中国三峡·世纪工程”精品线路中,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        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的长江中,全长1600米,平均宽约15米。石梁上刻有自唐代广德元年(763年)至1963年的题刻165段、石鱼18尾、观音2尊、白鹤1只,记载了长江涪陵段1200余年间的枯水水文,堪称长江古代水文资料的宝库。“白鹤绕梁留胜迹,石鱼出水兆丰年”,1000多年间,古人以石鱼为标尺,通过题刻的方式记录水位变化,石鱼完全露出水面,就意味着一个枯水周期即将过去。
       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自2009年开放以来,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95万余人次,免费讲解6.7万余场次,组织巡展、研学275场,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、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称号,是长江历史文化的绚丽名片。
        然而,这座水下博物馆却经历了6次方案调整。2003年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修润提出的“无压容器”方案最终被采纳。历时7年,耗资2.1亿元,建成了这座世界上唯一的遗址类水下博物馆,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留存了下来。
        乘坐91米长的扶梯,穿越150多米的水平廊道,再步入水深40米的参观走廊……游客能透过23个观察窗一览题刻原貌。这是文物保护领域与工程领域紧密结合的一次创举,也是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程中最复杂、科技含量最高、涉及学科最广的项目,被评为2009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一等奖。
        不只双龙镇这两村,“旅游扶贫·渝乡成就”和“壮美三峡·安逸乡村”两条精品线路辐射巫山县、酉阳县、奉节县多地,包含下庄村、白龙村、桃花源景区、三峡原乡景区等多个村庄和景点,串起乡村振兴美丽画卷。

红色培训

Training

TOP

在线QQ

139849301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