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敌人的疯狂行径,电力工人们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,成立武装护厂队与敌人展开了生死较量。以杨如坤为代表的大溪沟电厂工人们用他们的英勇与智慧,在特务的枪口下保全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,守护住了保一方民生的“能量血脉”。重庆城区三个主要电厂的核心发电机组虽然得以完好保存,但20多名电力工人却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。
1926年,大溪沟罗家院诞生了重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——重庆党支部。1937年,电力公司工程师余克稷等人筹备组建了重庆第一个抗战业余话剧团——怒吼剧社。1945年,随着国内战争进一步加剧,重庆电力供应呈现紧张态势,总发电能力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,但国民党军、警、宪、特机关却窃电猖獗。1948年,在电力党员的宿舍里,徐建业同志被捕。他的被捕导致重庆电力地下党支部遭受严重破坏,党员骨干相继被捕,其中有4位党员和1位进步青年在“11.27”大屠杀中罹难,牺牲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。遭到破坏的党支部不得不暂停活动,但革命精神和火种并未熄灭。电力员工何敬平等同志在渣滓洞监狱成立了“铁窗诗社”,用战斗诗篇相互鼓舞。何敬平烈士的著名诗篇《把牢底坐穿》,渗透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,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“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,电力英烈们前赴后继、奋勇向前,用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在艰难岁月里踏出了一条血路。”李下蹊说,这些红色档案悬挂在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档案馆中,用电力先辈们忠诚、奋斗、奉献的精神,提醒着现代电力人——人民电业为人民!